一生不渝,为国为家——燕之屋《先生》专访“两弹一星”功勋魏世杰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由燕之屋特约播出的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本期专访“两弹一星”功勋魏世杰。

人物名片

魏世杰,83岁,山东即墨人,从事核武器研究二十余年,先后有17项科研成果获国防科工委奖励,独立完成的理论研究《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退休后作为科普作家,先后撰写《原子小演义》等著作200多万字,创作出版关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长篇纪实小说《东方蘑菇云》《禁地青春》等,并在近百所学校举办科普报告200多场。

01

“粉身碎骨”不是形容词

666275796ecbf

图:总是笑呵呵的魏世杰

魏世杰回忆,第一次在九院看到炸药爆炸是1969年11月14日,“我印象很深,我们叫1114爆炸事件。看不到遗体,全打得粉碎了。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粉身碎骨,我以前以为这是个夸张的词语,实际上在我们九院是真实发生的,就是粉身碎骨。”

魏世杰工作的第五年,四位同事在处理核试验的炸药时发生意外,壮烈牺牲。散落一地的残骸给这个28岁的青年以巨大的冲击,他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只是几十年过后,重提往事,他依然会重复同一句话:在我们九院,粉身碎骨,不是形容词。

6662757a5650c

图:魏世杰与同事在青海(右一)

魏世杰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时,并没想过要选择什么职业,只是在决心书里坚定地写下一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时,我国核武器研究正面临着美苏两大强国的技术封锁,中央提出了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号召。魏世杰被选中,去青海。

魏世杰称,因为这个单位有点特殊,所以是单独通知他们的。“就说你们两个要去从事一个很重要很机密的工作,选拔到我们系里面只选两个人。祝贺你们!”

魏世杰好奇地问,去青海什么地方?去做什么?老师笑着摇头称,“你们的单位很特殊,这些都是秘密。”他说:“那时候去了一万多人,尤其是搞后勤工作的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我们搞研究工作的从业务里慢慢会领会到,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我们是搞原子弹,它都有代号,像核材料铀235,我们叫5号材料。”

6662757a87ea4

图:魏世杰(左一)与同事在青海

就这样隐姓埋名,5号材料凝结了魏世杰最美好的青春。他所在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汇集了王淦昌、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高原反应严重,他们就在氧气罐旁边匆匆吸会儿氧,转身接着去忙碌。

魏世杰至今仍记得,实验出现问题时,邓稼先和于敏毫不犹豫站出来担负责任,也记得王淦昌在台上做报告、台下有人举手提意见,台上台下热烈讨论、其乐融融。

“有一次三次打炮都没有出来,邓稼先、于敏就站出来,说这个事情跟大家没关系,要负责的话就我们负责,我们的方案本身可能有缺陷。九院当时民主气氛比较好,没有上下级的感觉。”魏世杰回忆道。

02

“两弹一星”是一群人的共同使命

就是这群谁也没有搞过原子弹的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默默钻研,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次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上迎来高光时刻。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6662757ab9c65

图: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接连传到青海,魏世杰和同事们却一次也没有欢呼雀跃过,七载春秋,平静如水。他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彼此不谈工作,严守秘密。从没有人分享过成功的喜悦,但喜悦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怒放了千万回。

他说:“改革开放以后,原子弹这个项目,我们国家给我们发奖金,但是我们九院有1万人。大概是八几年了,工资里面突然一个月增加了10块钱。我和邓稼先一样,厨子司机都一样,是10块钱。”

6662757ae760a

图:魏世杰和家人

怀揣这样的使命,魏世杰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科研上。女儿一岁半时送回山东老家,儿子刚过百天,就留给了老人照料。三年一次探亲假,每次回去,俩孩子谁也不认识爸爸妈妈,刚熟悉没两天,就又要分别。每次返程,妻子都是走一路,哭一路。

“这不就是“两弹一星”精神,是不是?其中第一条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他说道。

6662757b401bf

图:魏世杰和妻子

在此期间,魏世杰先后完成了17项科研成果,让他略感欣慰的是,通过努力大大降低了工作中处理炸药的危险性,这多少解开了一些他郁结已久的心结。

魏世杰称,当时比较先进的方法,叫有限单元法,国外也是刚刚开始研究,他们的基本上是同步的。“这是我最重要的一个成果,1978年获得了一个科学大会奖。以前做实验,反复看变化温度,看看裂了没有,我现在从理论上测参数以后就可以计算出来。”

6662757ba85dd

图:魏世杰一家四口

03

和苦难握手言和

1990年,由于母亲双目失明,魏世杰和妻子一起回到青岛老家。本以为可以平稳度日,没想到,先是儿子确诊智力障碍,女儿又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妻子受不了接连的打击,也病倒了。

当人生的这种打击一而再、再而三发生在魏世杰身上的时候,魏世杰没有觉得命运对他太不公平。他觉得这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我能活到现在,本身就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坚持吧,坚持一段就会有转机了,遇到什么事情就得面对。我自己觉得我有责任,不能放弃这个责任,并且我当时觉得我也有这个能力扛过去。”

6662757bce3c2

图:魏世杰和儿子、女儿在一起。

魏世杰最累的时候,不仅要操心儿子有没有洗澡,有没有偷吃烂水果,还时常被患有强迫症的女儿半夜叫醒,一遍遍去看地板上是不是有一根头发。

让他更提心吊胆的是,刚刚把自杀的女儿抢救过来,妻子又趁他出门,割腕自杀。他抱起倒在血泊中的妻子问为什么要做傻事?奄奄一息的妻子回答,不忍心看他过得那么累。

魏世杰说:“女儿经常不吃饭,不洗澡,也不理发,这个时候就很难过。突然有一天她说,爸爸我要吃饭了,要洗澡了,哎呀,我真是太开心了。就这样,很简单,不需要很多。”

6662757c43afe

图:魏世杰所写的长篇小说《禁地青春》被改编为电视剧《青海花儿》

魏世杰在照顾三位亲人的同时,先后撰写了200多万字的科普著作,接连出版长篇小说,其中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禁地青春》被改编为电视剧《青海花儿》与观众见面。

有人心疼魏世杰,问他怎么还能挤出时间写作?老人家说,做科普作家,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如果这些作品在孩子们心里能种下一粒科学的种子,未来可期。而他写纪实小说,单纯是为了记录,记录那些为中国核武事业奉献了青春,甚至献出了生命的普通人。他说:“在电脑上打几个字,写个故事或我的回忆录,脑子就不想家庭的事了,至少这两个小时就放松了,等于充电一样,再回到现实里感到有力量了。”

666275799ad8d

图:每天看书、写作的两个小时是魏世杰很享受的时刻。

除了用文字记录那段特殊的历史,魏世杰还走到舞台的中央,为无数孩子进行科学演讲。讲新科技、新成就,也讲“两弹一星”的历史与曾经。注视着他们的时候,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着光。

66627579cb29a

图:魏世杰给孩子们做科普报告

命运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魏世杰现在每天坚持下楼运动,最喜欢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歌。儿子在他的训练下,已经能够自理生活;女儿也再没有自杀的举动,偶尔开心了,还会冲着他笑。单位给他安排了助手,出门讲课,也不怕没人照顾两个孩子。如今,他只盼着能够继续写作,能够健健康康地多陪孩子几年,此生就是圆满。

魏世杰说,就像一个硬币两个面,这面是幸福,那面是苦难,都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即使这困难不能摆脱,你也会和它握手言和,和平共处了,就是把它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6662757a00c51

图:魏世杰在电脑前创作

从事核武器研究二十余载,魏世杰将青春抛洒在戈壁荒滩,埋头耕耘,无私奉献,被称为“核弹老人”,是国之重器、中国脊梁。深耕燕窝行业26载,燕之屋始终坚持“一碗好燕窝,滋润天下人”的初心,以匠心精神和创新工艺,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2023年12月,燕之屋(股票代码:01497.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夯实行业“领头燕”地位。由燕之屋特约播出的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不仅致敬像魏世杰一样的大师、智者,更向大众传递他们身上永不放弃的精神与感动。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zjxw.hqcswzx.com/10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6月6日 下午3:47
下一篇 2024年6月7日 下午1:47

相关推荐

  • 广东一米中央软水全屋解决方案,引领健康饮水新潮流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健康的关注,家庭、办公、别墅、宾馆、酒楼等场所的净水设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中央净水机作为一种高效、全面的净水设备,已经成为实现全屋净水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解读广东一米净水的中央净水机,帮助您了解其作用和优势。 一、广东一米净水的品牌和资质 广东一米净水是一家专注于净水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2023年10月31日
    0
  • 助力“风险减量”中国平安联合发布《城市重点消防安全与火灾防控指引》

    探索风险减量新模式,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护网。12月12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平安守护·防患未‘燃’”2024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上,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布《城市重点消防安全与火灾防控指引》系列科普丛书,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白皮书…

    2024年12月17日
    0
  • 中建二局义乌项目开展“清正廉洁过冬至 正气昂扬迎新年”廉洁主题活动

    12月22日,中建二局一公司华东分公司义乌数字与智能化产业社区项目党支部开展了“清正廉洁过冬至 正气昂扬迎新年”廉洁主题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项目部领导、全体职工参加,共计40人。 活动中,项目党支部充分利用廉洁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洁教育片,以案为鉴,汲取教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023年12月26日
    0
  • 热烈欢迎”艺术乡建″–浙江省十一县市区画家莅临中雁艺术馆指导

    在艺术乡建的热潮中,中雁艺术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11 个县市的画家,他们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艺术馆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在中雁艺术博物馆馆长冯晓京先生带领下,这些画家们带着对乡村艺术的热爱与艺术乡建的深刻理解,踏入了中雁艺术馆的大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仿佛在丈量着艺术与乡村结合的深度与广度。 本次我们请来的领导有…

    2024年11月30日
    0
  • 重筑乡镇,发展“未来乡村”——“山水乡愁,裕见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棠村村开展实

    重筑乡镇,发展“未来乡村”——“山水乡愁,裕见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棠村村开展实践调研 时光如白驹过隙,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村民们的努力,棠村村已然有了质的飞跃。2023年7月4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山水乡愁,裕见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去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澄潭街道棠村村,进行实地调研。 隔天,棠村村潘副书记云萍女士应实践团团员之约,…

    2023年8月27日
    0
  • 家校共育新篇章:雅方给中学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启示

    家校共育新篇章:雅方给中学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启示 2023年11月24日,作为家庭教育行业标杆的雅方咨询,受邀前往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为初三学生家长们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在初三这个学业压力倍增的阶段,家校协同合作尤为关键。雅方专家老师利用鲜活案例进行深刻洞察,全方位剖析了如何构建富有成效的家校沟通桥梁,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 倡导平等、开放且互相…

    2024年1月24日
    0
  • 2024浙江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季拉开序幕

    6月7日上午,“与候鸟同在”——2024浙江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季在宁波前湾新区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长三角旅行社代表、市民游客的共同参与。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远近闻名的观鸟天堂,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选择这里作为迁徙途中的休憩之地,它们在这里筑巢、繁衍,与我们共同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以鸟为媒,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季已…

    2024年6月17日
    0
  • 中国国际超模大赛第六届赛事全球启动发布会

    中国国际超模大赛第六届赛事全球启动发布会 娱记小新星5月11日报道: 2024年5月11日晚,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全国艺术界、时尚界、企业界等行业名流汇聚美丽的钱塘江畔,迎来了中国国际超模大赛第六届赛事活动发布会全球启动仪式,该发布会选择在杭州世纪雷迪森庄园大酒店盛大举行。 本次大赛以“一起美丽向未来”向全球发出邀请为主题;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短视频与直播文化委员…

    2024年5月14日
    0
  • 居民生态系统服务认知与环保行为深度调研

    在炎炎夏日,一支由浙江树人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生态脉动小队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深入杭州市西溪湿地、西湖景区等地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揭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真实态度,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视程度和依赖程度,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在调查过程中,生态脉动小队发现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

    2024年10月8日
    0
  • 四明红锋服务社“共富工坊”电商助农模式广受好评

    临近年末,位于四明湖畔的横坎头村烟火气十足,来往人群络绎不绝。虽然正值寒冬,村里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在余姚市农合联四明红锋服务社“共富工坊”内,主播正在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荐当地的农产品,工坊内的其他成员忙里忙外,将一批批农特产分拣包装运输,秩序井然。 这是共富工坊的缩影之一。近年来,通过建设“共富工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2023年12月13日
    0